上海2024年7月28日 /美通社/ -- 7月28日,由阿斯利康举办的2024呼吸健康与吸入治疗学术交流大会(以下简称"大会")在陕西西安圆满举办。本次大会以"全球视野,共创呼吸未来"为主题,聚焦慢阻肺病、哮喘疾病的前沿进展、中外指南的临床实践,中青年医师培养,吸引超600位国内外呼吸领域的专家学者线下参会。大会开启了中外专家在呼吸慢病领域的全面合作。大会通过权威性、科学性和强互动性的中外专家对话,从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早期发现、诊断、干预和治疗等多个维度着手,分享学术前沿,探讨领域新知,提升科学认知,推动指南落地,共同推进我国呼吸诊疗水平高质量发展,为保障公众肺部健康护航,加快实现健康中国2030慢病防治目标。
我国慢阻肺病和哮喘患者总数过亿,早期症状隐匿延误患者诊疗
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与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被共同列为全球四大类慢性病,严重威胁国民生命健康。《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开展的15个专项行动中涉及呼吸健康的行动便有8项,随着医疗水平的发展和医疗理念的进步,现代医学正在发生从注重单病到注重共病,从应对疾病到照护健康,从关注当下到关注长远,从注重个体到注重群体的重大转变。
作为与糖尿病、高血压等量齐观的重大慢性疾病,我国慢阻肺病具有"三高三低"的特点,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社会经济负担与低知晓率、低诊断率、低规范治疗率产生鲜明对比。在我国近1亿的慢阻肺病患者中[1],仅有不足3%的患者知道自己患病[2];且患者大多为老年人,平均每4位老年人中就有一位是慢阻肺病患者[3]。但由于慢阻肺病早期症状不明显,大多数患者常误以为其咳嗽、咳痰等症状是由吸烟或其他合并症引起,主动到医院做专业检查和诊断的意愿不强,从而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
而作为仅次于癌症的世界第二大致死和致残疾病[4],哮喘的早期症状也不明显,一般只在急性发作时才会有明显的喘息症状。目前,我国20岁以上的哮喘患者约有4570万[5],虽然其中75%为轻度患者[6],但他们仍有急性发作的风险,从而加快疾病进展。一旦进展为重度哮喘,急性发作的频率会更高,超60%的重度哮喘患者一年急性发作超过两次[7]。哮喘频繁的急性发作不仅导致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也会加重生理、心理及经济负担。
创新发展共创呼吸未来,全程管理助力人人享有呼吸健康
慢阻肺病和哮喘作为呼吸系统慢性疾病,既要重视早筛早诊,又需予以长期规范管理。随着数字化诊疗、药械、介入治疗等领域的呼吸创新方案的应用,我国呼吸系统疾病的诊疗水平有了显著提升,慢阻肺病和哮喘患者的全程管理理念也在不断优化落地。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孙永昌教授指出:"40岁以上、有长期吸烟史、有咳嗽、咳痰、喘息等症状的慢阻肺病高危人群,建议在每年健康体检中加入肺功能检测。一旦确诊,患者要尽快进行规范治疗和随访,延缓慢阻肺病的进展和恶化。慢阻肺病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肺康复等,其中治疗药物包括支气管扩张剂、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联合吸入药物(双联、三联)、祛痰药及抗氧化剂、免疫调节剂等[8]。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谨遵医嘱,坚持长期规范治疗,从而避免慢阻肺病急性加重和死亡等不良结局的发生。"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张旻表示:"咳嗽变异性哮喘是以咳嗽为唯一或主要症状的哮喘,我国约有三分之一的影像正常的慢性咳嗽患者属于咳嗽变异性哮喘,以干咳、夜咳为主的人群需要警惕,需去医院进行肺功能检查尤其是激发试验确诊。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确诊后可采用吸入或口服抗炎药物等方式进行对症治疗[9],但一定要谨遵医嘱,规范用药,即使症状好转,也不能自行停药。此外,我国有76.8%的重度哮喘患者为嗜酸性粒细胞哮喘[10],即外周血液嗜酸性粒细胞≥150/μL,对于这部分患者而言,生物制剂的面世可谓是一个新的治疗里程碑,帮助患者达到真正的临床缓解,显著降低哮喘急性发作风险及住院率。"
对于整个医疗行业而言,创新是不变的趋势,也是对患者最好的承诺。阿斯利康中国副总裁、医学事务部负责人杨海英表示:"阿斯利康始终以江南娱乐体育官网入口网站地址 创新造福患者,无论从诊断、治疗还是全程管理等方面,我们一直在关注重度哮喘、慢阻肺病等呼吸系统疾病患者未被满足的需求。当前我们在全球范围内开展的呼吸领域临床研究达40多项,阿斯利康中国也正迈入生物靶向治疗领域。未来,我们希望通过不断创新和研究探索更便捷的科学诊断和检测方式,让患者能够更及时地得到医学照护。"
阿斯利康中国生物制药业务总经理、香港及澳门地区负责人林骁表示:"阿斯利康在呼吸领域已经深耕五十余年,立足患者所需,聚焦患者管理,从学科建设到联动基层、从院内到院外,全方位、多层次的呼吸健康创新生态圈是阿斯利康一直以来的努力方向。在进入中国市场三十多年来,阿斯利康一直在加大对中国呼吸领域的投入,并加速引进多款创新呼吸产品,守护中国过亿患者的呼吸健康。未来,我们将在呼吸慢病领域持续深耕,携手多方伙伴为中国呼吸疾病患者带来更多创新解决方案,助力实现‘健康中国'战略。"
审批编号:CN-140385
*声明:本材料由阿斯利康提供,仅用于疾病教育目的,若有任何疑问,请咨询医疗卫生专业人士
[1] Wang C, Xu J, Yang L, et al. Prevalence and risk factors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in China (the China Pulmonary Health [CPH] study): a national cross-sectional study[J]. The Lancet, 2018,391(10131):1706-1717.DOI:10.1016/S0140-6736(18)30841-9.
[2]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26649239348715615&wfr=spider&for=pc,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3] 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管理指南[J].中西医结合研究,2023,15(3):154-164.DOI:10.3969/j.issn.1674-4616.2023.03.003.
[4] 马金花,梁亚琴,余风莲.支气管哮喘病人的健康教育[J].大家健康(中旬版) 2014年9期, 306-306页, 2014.DOI:10.3969/j.issn.1009-6019.2014.09.394.
[5] Huang K,et al.Lancet. 2019 Aug 3;394(10196)407-418.
[6] 林江涛.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15, 38(3): 236-238.
[7] 王文雅, 等. 中华医学杂志 2020;100:1106-11.
[8] 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等. 中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基层诊疗与管理指南(2024年)[J].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24,23(06):578-602. DOI:10.3760/cma.j.cn114798-20240326-00174
[9] 胡红.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诊断及治疗进展[J].解放军医学杂志,2014,39(05):361-364.
[10] Zhang Q,et al. Clin Transl Med. 2022 Feb;12(2):e710.aa